風暴前如何自處
最近有些身邊人情緒上有些困擾,困擾原因各有不同,有人因為工作很不如意,有人則是基於目睹或身受天災人禍而十分不安。
不滿、憂慮與忿怒是普遍反應,而最令人沮喪者,莫過於那種無能為力的挫敗感。
筆者不是甚麼專業輔導員,當然沒資格提供任何意見,不過作為親人或朋友,倒覺得不妨一起分享大家的人生經驗,望能發揮相互開解或啟發之作用。
“人生本是不公平的”!
這是筆者一位上司的座右銘,它的現實意義,就在於它提醒人們現實是甚麼,能夠認清和面對現實,是突破困擾的第一步。
“埋怨幫不上忙”!
這句話的人生例子比比皆是,埋怨是筆者遇上不如意事情時的第一反應,而大多都是埋怨別人,有少許時候會埋怨自己,例如怪自己錯信別人。可是事實是:光埋怨永遠解決不了問題。只顧埋怨別人,就會壓抑自我反省,窒礙自己進步; 過分埋怨自己,也會迫自己跳進內疚或自卑的深淵,甚至不能自拔。故此當不幸發生時,最好不作任何埋怨,這很難做到,不過一定要盡快從埋怨中跳出來,問問自己除了埋怨外,有甚麼具體行動可以做。值得一提的,是埋怨不等於投訴,埋怨是在思想上或說話上把責任 (罪過) 推給別人(或自己), 投訴是行動,目的是透過此行動帶來改變。
說了一大堆人生不公平、埋怨沒有用,到底有甚麼可行的方法,可幫助自己有效面對困境呢?
世界如此宏大,各人經歷不同,如果說只有一種方法可解眾生難題,那肯定是吹牛。這裡筆者只想從觀念上,分享一點個人觀察及體驗,供身邊人參考。
人生在世,可比作是小船大海航行。海,有時候和風日麗、水平如鏡,有時候卻波濤洶湧、翻雲覆雨,好時逆境相互交替,這是改不了的大環境。從哪兒起航,由不得我們選擇,如何結束旅程,我們可作調整,但也未能完全掌控。聽了有點無可奈何,這倒是現實,早一點認清,少一點意外。
基於人類之求生本能,與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,趨吉避凶應該是普遍期望,以下也是沿著這思路而談,若個別人士想趨凶避吉的話,只要跟內容背道而馳便可了。
風調雨順,沒有人會有太大擔心,可是當發覺前面有大風暴時,人便會緊張,甚至會慌。慌張和埋怨一樣,對眼前的風暴沒半點作用,所以要盡快收拾心情,著手分析形勢,和決定如何行動。一般來說,因應情況,我們可有以下四種選擇:
﹝一﹞把風暴變走
假如閣下有呼風喚雨之能耐,不妨舉起手中法棒,再念念有辭,使風暴消失,甚至連海也分開,好讓自己腳踏實地前行。
﹝二﹞不動
表面上有點消極,可是兵法中有所謂『不動如山』,只要是經過深思熟慮,審時度勢,如果留在原位最能趨吉避凶,那便是最佳選擇。舉一個簡單例子:風暴縱使就在前面,若它不是向著自己移動過來,停一停、等一等,再前行,也不失為上策呢!
﹝三﹞迎難而上
若這是理性分析的結果,那便要鼓起勇氣,全速前進,衝進風暴裡去,再從裡面衝出來。這是航海者的一種策略,迎風破浪而行,翻船機會反可能是最低。
﹝四﹞繞道而行
『君子不立危牆下』,倘若條件許可,先改變自己航線,避免與風暴直接碰上,待危機過後,再恢復原有航道。這也都是航海者慣用之方法。
以上四種方法或選擇,說來簡單,道理明顯。可是其難度根本不在執行上,難就難在選擇,更難的是在選擇之前的思考!
筆者有過這樣的經歷,當遇上突如其來的困難時,先是意外,繼而是驚慌,然後怒火衝天,不斷質問、不斷埋怨,到耗盡黃金時間時,便胡亂選擇行動,而那些選擇,卻往往是自保、甚至是報復心態的產物。結果十居其九,是事情越搞越糟,意外越來越多,驚慌越陷越深,怒火越燒越烈,怨氣越積越厚;時間卻越來越少,最後選擇只有一個,就是讓不幸控制一切 ……
教訓是:危機未必由自己引起,但自己處理危機的態度,可能會把危機變成生機、或是災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