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樂配方
我報讀〝快樂的科學 science of happiness〞這一課程,除了是為打發時間外,更是想找出一條『快樂配方』,好為自己和身邊人尋點開心。課程帶給我很多很多資料,有理論,有數據,也有導師們的一大堆忠告。同學們首先要了解快樂的定義,弄清楚快樂是人的一種情緒狀態,也叫作〝主觀幸福感〞。我們也得知快樂有一定的遺傳因素,一些人天生會較樂觀,但所有人都可幹點事來令自己快樂些。
我把很多可幹的事抄進了筆記,的確很長,而且肯定不完整,除了因為抄寫得慢,我有時候還會在上課時打瞌睡呢!為了加強記憶,也為著方便安排實踐行動,我試圖把筆記再歸納和分類,下面是五類能令人快樂的行為,供我們參考與選擇:
1. 要快樂,睡個好覺
實在是太簡單了!要快樂,原來可以甚麼都不做,躺下來睡一覺便可!充足的睡眠,可使身體得到休息,恢復體力,更重要的,是腦袋也可放假,充分休息後的腦袋,更能有效調節腦內的杏仁體,而杏仁體正是牽動情緒波動的重要部位。無怪乎一覺醒來,人會覺得精神爽利,不單做起事來得心應手,而且待人接物也會更開懷、更積極、更有耐性,結果自然更令人滿意,更使人心歡。以後若被煩惱纏住,我會先去睡一覺再算。
要是睡不著呢?下面一些方法可能幫得上忙。
2. 要快樂,活動肋骨
世界總是充滿矛盾,睡眠可令人快樂,在另一邊廂,運動也能為我們帶來歡欣,一靜一動,都有功效。學者們早明言,身體的活躍程度,直接與滿足感和幸福感有關連。研究也發現,人在運動時,體內會釋出更多內啡肽、多巴胺、腎上腺素和內源性大麻素等化學物質。說實話,我真不知道那是甚麼,只聽說這些東西可不得了,它們可被視作是快感催化劑,能幫助放鬆情緒,減輕壓力與焦慮感,使人更有自信,更開心。運動也不是年輕人的專利,任何年齡,只要多走動,保持活躍生活模式,都有良好效果。
3. 要快樂,全情投入
或許有人會覺得,睡眠和運動雖然好,卻太不切實際,一般人總不可能天天都只顧睡覺和運動,我們需要工作,好能維持基本生活。幸好希望在人間,原來工作亦是幸福之泉源。錢當然是一個因素,但只是小菜一碟。根據調查,人的幸福感不會永遠隨著薪酬上昇,到了一定程度,再高的待遇,也換來不了更多的快樂,不然為何活在中產階層的人,總埋怨壓力大呢?
工作,包括有酬和義務性質,都可帶給我們滿足感,關鍵就在於那是我們喜歡、或覺得是有意義的工作。在工作時,我們要專心做好每一件事,為自己 …… 對,是自己,不是老闆 …… 定下目標,一步一步地實踐前進,滿足感便會在過程中不斷湧現,我們甚至會不自覺地浸淫其中,廢寢忘餐,達到忘我境界。
要是老闆是個惡棍,或是能找來的工作都很爛,那怎辦?不要灰心,我們可放眼於工餘活動,培養新嗜好、學習新知識或技藝、娛樂、遊歷、簡單如打掃居室或造飯等均可,只要態度不變,全情投入,滿足感也會隨之而來,讓人快樂。
4. 要快樂,善待他人
雖然說快樂是人的主觀感覺,很自我,卻原來也可賴在別人頭上,因為幸福感的多少,與人際關係脫不了關係。我們都有過類似經驗,別人的讚美,使我們倍感自信;親人的安慰,使我們更易釋懷;朋友的相伴,使我們不覺孤單。這都是別人帶給我們的幸福,然而,施比受更有福,給予他人關懷與幫助,同樣可為自己增加滿足感,而且功效更為顯著。有學者認為,人是群居動物,生存與繁衍的需要,促使人類相互支援,更會對幼小一代百般呵護。追求融洽相處,本已是我們的本性,只是這本性在物慾風氣下被遺忘了,我們若能主動把雙手伸出去,抓緊人與人的關係,就能重拾自我,解放自己,人便輕鬆得多,這是發自內心的滿足,效力特強,保質期更長!
既是本性,善待他人不會難。以同理心處事,以同情心待人,主動與人溝通,主動給人援手,主動去排解紛爭,勇於說出第一句〝對不起〞,慷慨地多說〝謝謝您〞,更不要吝嗇〝原諒〞。不習慣?可先從身旁的那一位做起,或先用一句〝早晨,您好!〞開始 ……
5. 要快樂,善待自己
在對別人好之同時,也不應薄待自己。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固然不錯,只是那些喜悅很快便會消退,而且當我們習慣了類似享受後,更會失去感覺。這還不算甚麼,若是期望受到現實限制,失落感往往使人難以承受!那麼如何更好地善待自己呢?我們可從了解、尊重、接受和欣賞自己入手,這樣可增強自信。自信不是自大,有自信的人既肯定自己的價值,更懂得尊重別人,自大的人沒有這種胸襟,因而會很孤獨。同樣,謙虛不是自悲,謙虛的人不會責怪自己比不上別人,而是不斷尋找進步的機會,並在學習和進步中得到欣喜。
善待自己的人有很多好習慣。凡事都有好壞兩面,善待自己的朋友在困境中,總能挑出值得慶賀的東西,帶著幽默感和笑容面對一切。他們喜歡把自己的人生故事化,並為故事的主角喝采、感動和祝福。他們會積極修心養性,冥想或各式正念練習都是選項。他們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,因為那都是他們現在所擁有的,感恩的心,修補了種種遺憾。
我的感受
在我的筆記中,我發現了 …… 不,應該說發現不了 …… 一種能直接『製造』出快樂的方法。以上所有行為,沒有一項掛著『快樂』作招牌。睡一覺?跑十里?埋頭幹?對人好?愛自己?那一項能保證有快樂?導師們還說,如果我們越執著要得到快樂,越會給自己帶來壓力,快樂的感覺便越難出現。況且快樂是一種情緒狀態,情緒必有起伏,也就是說,人不可能24/7 都處於同一的快樂高峰上,我們必須接受我們會有無聊、鬱悶、甚至是悲傷的時候,那是生活的一部分,只要我們能坦然面對,把心力投放在上述行動中,不問得失,快樂要不會悄悄來叩門,要不就突然出現,給我們一個驚喜。
讓我們一起分享快樂!
溫馨提示:我最近寫了一本關於退休的小書,朋友若有興趣,可點擊這連結 ——〝退休怎算?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