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味

品味

在上一篇題為〝美不美〞的文章中,我拿了老婆的樣貌作為引子。

看完那篇文章後,老婆即問:『那我到底美不美?』

我便說:『那妳覺得我的品味如何?』

老婆共我行走江湖數十載,當然聽出我試圖借力打力,便說:『你的真不好說,我卻越來越懷疑我以前的品味了。』

上文談到美是人對事物的判斷,由接觸﹝這裡主要指看或聽﹞、思考到判斷,是審美過程,若結果使審美者產生滿足歡愉的感覺,那事物就可稱作美。

過程看似很簡單,可執行起來就變數太多了。

在這方面我碰釘子倒不少。上中學時曾經跟同學到香港大會堂參觀畫展,一眾師生圍在一幅油畫前觀看,一位高班學長邊看邊讚嘆那幅畫美,我卻只看到一大堆乾油漆胡亂的粘在畫布上。便問:『是嗎,美在哪裡?』

學長顯然發覺機會來了,馬上露出譏諷的笑容,說:『你看不出來嗎?這麼震撼都沒感覺?太沒 taste了!』

那時我真是太嫩了,毫無江湖經驗,一下子被他嚇住了,弄得我往後再不敢問同樣的問題。

還有一次在公司碰到一位女同事,我見她穿的大衣色彩斑斕,便讚許她的衣服很美,那是我的真心話。誰知當我走進茶水間時,卻聽到另外兩位同事正在議論她,其中一人說:『看她那件衣服又紅又綠的,太俗氣了,一點taste 都沒有!』

我當然沒有問他們為何覺得那衣服俗氣,只是自己在納悶。

Taste這裡是指品味,也有人叫作品位。我看不出美時,人家說我沒品味;我看出美來了,人家也會說我沒品味!難怪蘇格拉底也不得不說〝美是難的〞呢!

品味是甚麼?和美一樣,這也是一門哲學課題。如果要我找一個較平易近人的近義詞,我會說它是一種判斷力。審美須要判斷,人接觸到審美對象,把對象的訊息傳送至腦袋,腦袋開始運算﹝思考﹞,然後得出結果, 也就是判斷。判斷的速度與好壞,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。借用電腦術語作比喻,這些因素包括記憶體容量、計算速度、運算程式和內置基本數據等等;而程式與數據,在不同程度上,會受到客觀信息和主觀意識所左右。世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腦袋,因此判斷有差異也不足為怪。問題是,判斷力,或說是品味,是否有高低之分?若然有,怎麼有些人的品味會比其他人高?我的品味問題到底出在哪裡?

在哲學家和藝術家們的世界中,品味有高低,是較為普遍的共識。這不難理解,品味是判斷力,判斷力也算是一種技能,技能有高有低,在任何領域都是平常事。        最令人鼓舞的,不少大師們都說過,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基本的品味素養;除了靠天賦,品味的提高更可從後天培養而得。也就是說,品味是可以學的。家長們花大量金錢讓子女學繪畫或音樂,甚至上大學學美術,其實都不冤。

即使沒有上過正規課程,要提高品味也不是沒可能。十八世紀蘇格蘭有一位知名哲學家叫大衛休謨﹝David Hume﹞,他曾指出,一個品味高的人,應該擁有以下的一些特質:

  1. 敏銳的觸覺和精準的感知能力;
  2. 中肯及不帶任何偏見的判斷;
  3. 豐富的鑑賞與作品比照經驗。

如果我們同意休謨的見解,以上各項條件中,只有第一項與基因有關,其餘的都是事在人為。我是這麼想的,我絕非天生異稟,卻還算是個正常人,在正常的感知範圍內,我應該可以發掘出更多美。我所欠的,一是心態,二是練習。

我要不斷提醒自己,時刻保持寬廣的心胸,開明的態度,主動並勇於接觸不同事物,不論是古時的、現代的、東方的、西方的、自然的或是人為的作品,我都給它們向我展顯美的機會,它們未必能使我動心,但絕不會受到歧視。

我會努力追尋和豐富美的知識,圖書館裡有幾千年關於美的解說,我怎好意思視若無睹?美術館、博物館和音樂廳中有無數人的心血結晶,我怎好意思過門不入?還有無邊天際,起伏山巒,蒼翠林木,瀚海小溪,均是大自然的無私饋贈,我又怎能置之不理?我更應虛心求教,不恥下問,借助別人的眼睛和耳朵去了解美,開闢更多通向美的路徑。

各人品味雖有高低,卻不代表階級有別。若有人借品味來炫耀自己,嘲弄、甚至貶低別人,不只侮辱了美,更是踐踏了自己的品格,人〝品〞沒了,剩下的只是〝味〞。

我明白這是一次漫長的旅程。我的這點資質,相對繽紛多樣的世界,直是以有涯隨無涯。不過不打緊,我並不趕時間,也不須要達成甚麼硬指標。美帶來喜悅,找到美,便是找到快樂。每一點審美能力的提昇,代表多一點歡愉的收獲,穩賺不賠。美麗的旅程,怎會嫌長?

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讓我從生活開始,用心觀察、聆聽和感受身邊的一切,說不定美就在附近。

『噢,老婆,原來妳在後面。老婆,我想跟妳說,妳真的很 ……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