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跟鞋凶兆

高跟鞋凶兆

一次在看電視財經新聞的時候,美女主播突然拋出〝高跟鞋理論〞一詞來形容當下經濟。我聽蒙了,再看看主持人雙腳,高跟鞋的確不矮。她續說,近期高跟鞋的銷量呈上升趨勢,且鞋跟的高度也在增加,證明整體經濟情況很不妙,衰退已臨近!

小弟孤陋寡聞,也頗吝嗇,高跟鞋買不到多少雙,根本不明白那女主播的所謂理論從何而來。再想深一點,高跟鞋是奢侈品﹝以小弟個人而言﹞,若它的銷量高,不正是反映經濟向好嗎?她怎會說經濟要崩呢?

於是我便開始找尋有關〝高跟鞋理論〞的資料。原來坊間真有這一說法,還有所謂〝高跟鞋指數〞,用作預估經濟的發展方向。聽聞在十多年前,有一位名為 特雷弗戴維斯Trevor Davis 的前IBM 研究員,他收集了媒體上談及高跟鞋的數據,再結合同時期的經濟狀況,從而得出高跟鞋銷量與經濟大環境的關係。在經濟開始下滑初期,高跟鞋的銷量、及其高度,都會上升!

戴維斯先生進一步解釋,經濟出問題時,人心自然感到不安,為了擺脫鬱悶困擾,人們會做出一些自我激勵的行為,女士們便找上了高跟鞋,這也算得上是一種精神逃避。如果財政狀況繼續變壞,那便連逃避都缺錢了,高跟鞋的銷情亦會轉彎下墜,最後誰也跑不掉。

其實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,已經有人用類似的方法來推測市場動向,不過那時不是用高跟鞋,而是看女士們裙子下擺的長度。下擺越高﹝裙子越短﹞,代表環境越好,因為那時候女士們有條件用上名貴的絲襪,所以敢於把腿露出來。若果全把腿蓋住了,則代表 ……

後來更有人把唇膏都扯進來,說在市道不景氣之初,女士會多買唇膏。其論據跟高跟鞋的差不多,也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行為,而唇膏的成本相較其他消費品低得多,效果卻更顯著,因為嘴巴生在臉上。

我對這三個理論抱有一定的懷疑,它們的表面論述似乎說得通,但說得通不等於真實,我也未找到足夠數據或文獻支持其因果關係。視它們為一種現象,或是徵狀來觀察市況並無不可,但同一徵狀可出自多種不同病因,所以不能隨便以單一指標下判斷。還有,為甚麼總是拿女士們說事呢?有沒有人做過領帶的相關文章呢?況且現今已是大數據時代,反映經濟走勢的工具多不勝數,實在不必太著意人家的高跟鞋、唇膏和裙子。

這又令我想起那位女主播,她的鞋跟很高,口紅也很鮮艷,只是裙子有點短,她在暗示甚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