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生不快樂
上一回介紹我正修讀一門課程,名為〝快樂的科學〞﹝the science of happiness﹞,轉眼幾星期過去,課程已進行到中段。也許因為科目掛著〝科學〞這招牌,自始至今,導師們就不斷把諸多研究報告和數據塞給我們。如果把所有文章打印出來,最小會有十公分厚,要在短時間內讀完全部資料,倒有點叫人吃不消。我不敢抱怨,人家是免費教學,且提供了海量教材,自己學得慢,還好意思多說?
到目前為止,很多資料都有一個共通點,它們都指出快樂不單是一種感覺,也是一種人體生理現象,一種可透過儀器量度出來的生理變化。更有趣的是,有學者認為,我們開不開心,其實與我們的父母脫不了關係。這裡所說的關係,家庭環境只是小菜一碟;最為重要,卻又叫人無能為力的,就是一個人快樂與否,竟是受其基因影響。
豁達開懷,多愁善感,都是天生的!
『我不開心,是否可以算在我爸媽頭上?』這是我接收到這信息時的第一反應。
『等一等!如果我那對子女要怪罪於我 ……』
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兒子和父親,我把相關文獻細讀一遍。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,對於手頭上的資料,我只能說一句:『老師是這麼說的……』
有專家指出,促使一個人快樂,有三大因素:第一是基因,佔比重之50%;第二是行為活動,佔40%;還有的是周圍環境,比重10%。和所有學術理論一樣,這種三分法也受到其他學者質疑,有的指三大因素會互相影響,不能分開研究;有的則對各因素的比重有異議,要重新分配。不過無論如何,基因、行為和環境,都影響著我們的快樂指數,這似乎是共識所在。
值得一提的,是三大因素對快樂的影響不是絕對的,而是相對的。也就是說,有兩個人同時覺得快樂,甲卻比乙開心多一點,其開心程度的分別﹝如果可以被量度的話﹞,就是取決於那三大因素。甲可能天生就笑口常開;乙也許沒懂得那麼樂天應命;又或是甲的生活更為舒適暢心;這都可以用來解釋為何甲的笑聲比乙的大。不過所有分別,都不會阻止乙感到快樂,這一點很重要。
在了解這項專題的過程中,我的感受頗為複雜。一方面我嘗試以開明和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這理論,可是另一方面,我又主觀地抗拒著那基因主導的見解。無他,基因是定局,我無法改變﹝也不敢﹞;更令人迷惑的,是我不能確定我的基因屬於那一類,是天生快樂?還是不快樂?要是我天生就不快樂 ……
想著想著,我改變了思維方向。與其終日惶惶,不如早作最壞打算,先把自己變成林黛玉,看看除了獨自葬花嗟嘆之外,還有甚麼可做。不是說還有環境和行為兩大因素嗎?環境,雖不能完全由自己掌控,但只要努力,定可為周邊事物帶來積極變化。行為,包括正向思維和處事態度,是克服挑戰,創造美好生活的不二法門。好好發掘和發揮這兩大因素的效能,林黛玉也有笑得搖曳多姿的時刻。況且對著鏡子看來看去,總覺得我比林黛玉樂觀得多,要開心不會太難吧!
控制不了的不去煩,把心力放在可改變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