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境
我想我正徘徊在化境的邊緣。
甚麼化境?甚麼邊緣?
請先讓小弟分享一段經歷:
最近比較忙,過去兩個多月,先後作了兩次自駕遊;第一次是往匹茲堡與子女們歡聚,第二次是和老婆公然『私奔』,一同驅車到紐約州的五指湖區度假。兩次出遊都玩得很開心。
〝假〞放完了,就必須重新投入〝工作〞。回來後的這一個月餘,我埋頭寫作,在我的草稿堆中,可找到兩個首尾不全的故事、和一個毫無章法的退休計劃書。這還不止,我報讀的兩個大學課程,也都開學了,現在我每天都要上課。
羅列出一大堆事情,的確有點像在自吹自擂。說句老實話,這感覺是挺不錯的。況且,小弟所說的全是真話,寫東西基本上是我的日常〝工作〞,差不多是例行公事,雖然寫不出甚麼好東西,但自問沒有偷懶;較新鮮的倒是那兩個大學課程,它們是我的新嚐試,現時還在進行中,效果很好,每天我都會急不及待的去聽課。
哪所大學?哪些課程?
先說說大學,是兩所大學!兩所都是在中國大陸很知名的學府!
『中國大學?又在吹噓吧!』
是,又不是。疫情期間,我蹲在美國出不去,當然不能回中國上課。不過今時今日,就是全日制學生都要上網課,只要我那一部古董電腦還能接上互聯網,缺課便沒有藉口了。
其實我選上這兩所大學也算是機緣巧合。不久前,我得知在美國有一個網上教育平台叫MOOCs.org,它提供著海量的網上學位、文憑和各類短期課程,科目涵蓋數、理、化、醫、工、商、文、藝等領域,幾乎我想得出的,他們都有相關課程在架。在瀏覽網站時,我看到參與的大學不勝枚舉,當中不乏頂尖名校如麻省理工、哈佛和康奈爾大學等。最令我驚訝的,竟是給我看到香港大學、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名字!在深入查看各類課程時,又給我順藤摸瓜般找到另一個平台 —— 學堂在線,這是一個國內的教育平台,性質和MOOCs十分類似,最有趣的,是一些國內大學在MOOCs提供的課程,也出現在學堂在線,而且是以中文和普通話授課,可謂原汁原味!我便報讀了兩個以中文教授的短課程。
我選擇國內大學的原因,除了是其名氣之外,主要是基於語言考慮。一個課程是關於寫作,我寫的東西全是中文,跟中國人學寫中文,相信不用多解釋了。另外一個課程有點特別,是我的新嚐試,也可說是一次自我挑戰,因為要學的是哲學 ……
是的,老婆聽到我要學哲學,也沉默了一陣子,她的眼神也在問:『你吃了藥沒有?』
哲學是一門我從來都瞧不起的學問。應該說,長久以來,我都不覺得它是學問,原因很簡單,我一直都聽不懂那些所謂哲學家們在說甚麼,既然我聽不懂,那一定不是甚麼好東西了。來到最近幾年,我察覺到,在我們生活的種種細節中,有很多地方似乎與某些哲學詞彙有著點點關連,這驅使我開始反思,或許我應該給它一個機會。同時我也聽說,一個人如果要提昇自己,便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圈,嚐試一些有難度的活動,才可不斷超越自我。而選擇國內的哲學課程,是因為我想同時了解東方和西方的哲學,東方哲學以中國人的思想為主,讀中文教材最為直接;至於西方哲學,據聞是源於希臘,我不懂古希臘語,只能看英語或漢語的譯本,既然都是翻譯,看中文的也無不妥,以小弟的資質,少了一層由英轉中的再翻譯,或許會多一點給我讀懂的機會。
兩個課程都已開始了,講授內容均被預先錄製,畫音質素很高,上課時間隨我自由分配,我現在輪流每天學不同科目,感覺良好,雖然還在學期初段,我已拾得不少寫作靈感,這是學習的功勞。最美的是課程全部免費,除非我想拿文憑來炫耀,才須要通過考核和付錢,也不過是幾百元人民幣,一頓飯的價錢而已。
我現在既工作﹝寫東西﹞、又讀書,活像回到青年時代。
我很忙,但很投入,還感覺到一絲絲興奮。
之前看過一些心理專題文章,說如果一個人能找到自己愛幹的事情,然後將心力灌注其中,便會感到無比歡欣和滿足,亦即是所謂〝flow state 〞或〝in the zone〞的境界,中文有譯作〝心流〞或〝神馳〞,更有人稱之為〝化境 〞。
我何時到達〝化境〞?
我想是當我語無倫次,說著一大堆連自己都聽不懂的話時,那就該不遠矣……
我到底進了哪兩所大學?還是不說好了,我這麼笨,說出來可真會辱及人家名聲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