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能   不想

不能 不想

跟很多退休朋友一樣,小弟的退休金都是交給金融或投資公司管理。而為了心臟健康和保持血壓正常,我甚少著意資產值的變動。每隔一段時間,投資公司會傳來報表,只要沒有太大落差,我便視作天下太平,繼續享受我們的平凡生活。當然,投資公司為了爭取更多商機,會不時給我推薦一些投資產品,也有些許是與投資相關的知識。作為一個既保守又易滿足的退休者,我一般不會理會那些所謂投資產品。然而,最近由投資公司傳來的一篇文章,卻引起我的注意,還感到有點共鳴。

文章提及一個人的投資決定,是會受到自己的情緒或潛意識左右,尤其是在市場大幅波動之時,過度恐慌,或過度興奮,都會使人作出不智的投資行動。

『不就是媽媽是女人的道理嗎?』

這是我的第一反應。『凡事都不應感情用事!』誰不知道?只是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?

還好文章後段提出兩項建議,而且是頗為特別的辦法,說是可以減低情緒對投資決定的負面影響。

第一個建議帶有點以毒攻毒的味兒。既然人是感性動物,情緒起伏是本能,與其勉強壓抑,或是自欺欺人地假設自己十分理性,不如以感性意願去引導思考,因為一些人於困境中仍能作出理性決定,往往是基於某種感情上的執著。曾幾何時,我很想買下一輛名車,但想到要留點錢給子女上大學,便改買了一輛便宜貨。買名車是虛榮心使然,供子女讀書是出於父愛。投資也一樣,我以小博大,是因為我貪婪;我孤注一擲,是因為我衝動;然而,當我想起,我要保障我另一半的未來福祉時,我採取的手段可能會截然不同。兩種選擇都帶有感性因素,決定就取決於哪一種感覺更強烈。

第二個建議是未雨綢繆。驟耳聽來沒甚麼了不起,可是能真正實行的人卻不多。原因是很多人會被僥倖心態所蒙蔽,尤其是那些剛剛逃過厄運的人,由於『大難不死 …… 』,人的自信心或會過度膨脹,對前景或會感到過份樂觀,行事便會輕率了。任何投資都必有風險,而退休人士因入息來源有限,承受風險的能力就相對減低,一旦市場出現猛烈震盪,後果可能是摧毀性的。同樣道理也適用在保健和醫療領域,年長人士最大的開支,往往與醫療相關,有時候問題更是突如其來,打人一個措手不及。凡此種種,大家必須要早作安排,好讓自己和身邊人在最壞的情況下,都能撐得住!都可撐過去!

更有意思的是,文章中提及,在決策之過程中,可嚐試轉換兩種不同概念:〝不能〞與〝不想〞。『我〝不能〞買這輛跑車,因為我錢不夠。』是無可奈何;『我〝不想〞把錢花在這車子上,因為我要給他們更好的未來。』是無尚光榮!『我〝不能不〞賣掉房子,因為我負擔不起房貸。』是迫於無奈;『我把房子賣掉,是我〝不想〞負債,達致財政自主。』是主動求變!

換了視角,換了心態,處事便可更豁達,更果斷,更瀟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