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跑有風險 ?

長跑有風險 ?

任何事情都有其正反兩面,筆者雖然十分喜愛長跑,也深明跑步的種種益處,但若一面倒只看其好的一面,而忽略跑步為跑手帶來之風險,是有欠實事求是精神。

有見及此,筆者一直留意有關長跑運動對健兒們的不良影響,也徵求過醫生的意見,才敢全情投入,我所考慮的風險有三類:猝死、關節勞損、與及受傷和身體不適。

猝死

馬拉松跑手在比賽中突然倒下、暈倒、甚至死亡的事件時有所聞,當然不能掉以輕心,我參考了很多資料,猝死事件的確時有發生,大部份個案與死者一些隱性疾病有關,從數字看,每10萬名馬拉松參賽者,會有半個至3個不幸者,風險率是10萬份之3以下。當然,猝死事件一個都嫌多,可是生活本就充滿各樣風險,如游泳可能會遇溺,過馬路會碰上交通意外,吃東西會哽塞,就算是足不出戶,煮食也有機會發生火警,即使自己不煮食,隔壁若出事亦會被波及,這都全是風險,風險有高有低,是否接受風險,可承受甚麼風險,則是個人選擇。

關節勞損

跑步傷關節,這也是十分普遍的顧慮,從可接觸到的資料所得,關節與生俱來便用來化解跑步所引起的衝擊力,適量運動更能強化關節的功能。亦有說法指出關節有機會過勞,這與跑手體重、每週跑步總里數、大腿各部肌肉力量和柔軟度有關。總而言之,適可而止十分重要,機器長期運轉又不加保養,必然會出現故障,可況是人?從另一個極端來看,筆者曾有一段時間缺乏運動,長期吃喝坐卧,到頭來各關節像生鏽一般,舉步維艱,這也不是好事。恰到好處,取其中庸,似乎是關鍵所在。

受傷及不適

筆者曾經於跑步途中,小腿突感非常痛楚,及後發覺是肌肉給拉傷了,要休息幾星期,才可重新起步。跟所有運動一樣,受傷永遠是運動員的大敵。就長跑而言,最普遍的受傷危險有跌倒和扭傷,較輕微的有腳指出現血瘀或水泡;身體也會因為大量出汗而出現缺水症狀;缺乏充足休息更易導致各樣傷患的發生。幸好這些問題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,睡好,吃好,跑前熱身,及時補充水份,穿上合適跑步鞋和合適運動服,保持正確跑步姿勢,留意路面情況,留意身體感覺,跑完之後不立刻停止,讓身體慢慢降溫和令肌肉放鬆,都有效減少受傷或不適機會。

結語

我有每年體檢習慣,作為一個活過半世紀的普通人,身體狀況也絕非零毛病,醫生也提點,若我甚麼運動都不做,患病機會會增高,長壽機率也會降低。可幸醫生暫時找不出任何徵兆足以阻止我跑步,只要遵從正確訓練方法,量力而為,循序漸進,多留意身體對運動的反應,及時作出調整,跑步的好處仍遠大於其風險。

以上文章,是“1步步到10000步”部份內容,讀者可以點擊以下連結,下載全書的PDF版本:

1步步到10000步